最新目录

当代创作与研究者文化身份的焦虑与确认第四届(5)

来源:文艺争鸣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0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杨四平教授认为,海外学者、尤其以美国为代表的汉学家的身份焦虑比中国学者的身份焦虑更加强烈。海外汉学家生长在异文化的环境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杨四平教授认为,海外学者、尤其以美国为代表的汉学家的身份焦虑比中国学者的身份焦虑更加强烈。海外汉学家生长在异文化的环境,感受到的西方文化霸权的压力比国内的学者、作家更加强烈。评论界普遍认为的“中国性”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传统经典的重读与重写。而杨教授认为“中国性”的问题是非常庞杂的,且涉及到一种文化精神和形式的样态,中国性应该是对中国问题的追问。西方学者的学术专著引用了很多中国古典的典籍,包括《易经》等,但丝毫不影响他们成为西方人,没有西方焦虑,也没有西方性问题,因为他们解决的都是西方的问题。反观中国在海外的现代文学研究者,他们不是在解决中国的文学问题,而是在解决西方理论的问题,比如李欧梵在解决现代性问题,夏志清的写作政治目的凸显。因此,中国性问题应该面对中国的现实问题,而不仅是传统的典籍问题。

华侨大学文学院庄伟杰教授认为,作为在后殖民理论平台上被提出的“文化身份”命题,是全球化语境中必须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可能由于传统的文学理论或者现行的很多理论,已经无法从理论上支持我们所面对的越来越丰富的复杂文学现象,我们借助文化身份作为提出问题、研究问题的“切入口”,在研究海外华人流散文学这个领域,效果明显。从文艺美学的角度来看,文化身份研究也是一种诗学,因为它肯定和认同创作主体的审美价值和文学存在的合理性;从文学研究的外缘来看,它是一种语境式研究和文本式研究的相互呼应。因此,从文化身份视角来观照海外华人流散写作,有助于我们揭示这一群体和个体的特殊性,或找到问题的关键,使一些纠结交错的问题在逐层审理之中,变得逐渐清晰起来。研究海外流散文学给文学带来了五种思考,第一、族群变迁到身份迷思的转型和改写;第二、是生命移植与文化身份的游变或者重塑;第三、是历史记忆文化认同的变异或者混合;第四、审美价值与文化角色的再造或者游离;第五、混乱对话与文化性别的辨别和归位。

《创作与评论》杂志社编辑马新亚以“主体的暧昧与生成的艰难——由影视剧创作中的文化身份归属说开去”为题,指出尽管中国元素在好莱坞电影中无处不在,但这些“中国形象”并没有文化意味。好莱坞的中国元素暴露出了中国文化的真空问题,展现了本土文化的自我放逐。“文化身份”概念作为“东方主义”以及“后殖民主义”理论所衍生的概念,“好莱坞”不需要“文化身份”,因为其文化价值已经遍布世界各地,并被奉为“现代性”的普世标准;第三世界国家需要“文化身份”,借以标示其“现代化”进程中的的文化民族主义立场。“中国符号”、“中国元素”背后是西方有色眼睛透视下的对中国的外在想象,这种想象无法抵达中国本土文化的价值内核。在中西文化的激烈对撞中,“我们”需要有对抗性的反思和主体性的生成,而“我们”却是模糊暧昧的,惟有依靠“他者”获得暂时性的自我认同。主体性的暧昧是由于“中国主体性”的民族叙事的内在悖论和东西文化融合,已经很难区分二者文化的细微差别,提炼原汁原味的本土概念。同时,东西方文化传统源头存在着可通约的价值标准。要而言之,我们分清文化的外围、内核,文化的精华、糟粕,寻找民族“固有之血脉”需要着眼于其对历史/现实的能指,避免重蹈寻根文学的覆辙,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在东西文化的激烈对撞中,正确把握“世界性”与“民族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既不落后于时代潮流,又能确立本民族的文化身份,走出一条既坚持多元共生又坚持民族文化本位的文化发展之路。

重庆大学外语学院余泽梅副教授以《老人与海》译本为例,分析了文学翻译中作家译者的性别差异。她指出男女作家在翻译国外文本会因性别差异、对原作的定位不同以及作家个人风格的不同导致译本之间出现差异。余教授通过张爱玲和余光中对海明威富有野兽美学的小说《老人与海》译本进行对比,认为张爱玲作为女性,缺乏对男性事业的熟悉和经验,缺乏对打斗场面的敏感性,因此,动词给人的画面是矜持的,有限的。相比之下,余光中则表现得得心应手,甚至还有欣赏之情。在对原作的定位上,两位作家也显示出不同:据宋淇在《私语张爱玲》中回忆,张爱玲对她翻译的这些美国文学作品都不喜欢,是无可奈何地硬着头皮译,“惟一的例外,可能是《老人与海》”。而余光中的作品风格极不统一,一般来说,他的诗风是因题材而异的。表达意志和理想的诗,一般都显得壮阔铿锵,而描写乡愁和爱情的作品,一般都显得细腻而柔绵。其次在个人风格上,张爱玲作为女性作家,运用女性视角翻译,因此译本呈现柔性风格;余光中身为男性作家,通过语言实验使译本呈现刚性特色。译本的对比说明了译者自身的性别身份会在翻译语言中呈现出来,强化了译者的性别身份的建构。但是作品中的性别特质和性别的对应关系是男性—男性写作、女性—女性写作、男性—女性写作、女性—男性写作,余教授认为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文章来源:《文艺争鸣》 网址: http://www.wyzmzz.cn/qikandaodu/2021/0402/440.html



上一篇:提升文艺核心竞争力的时代蕴涵初探
下一篇: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无症可辨的中医

文艺争鸣投稿 | 文艺争鸣编辑部| 文艺争鸣版面费 | 文艺争鸣论文发表 | 文艺争鸣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文艺争鸣》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