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目录

关于三国演义争鸣问题的再思考(6)

来源:文艺争鸣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0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以上,我们对《三国演义》几个重要的争鸣问题做了简要的回顾与反思,除此以外,《三国演义》引起争鸣的,还有作者的籍贯、成书年代与版本源流等问

以上,我们对《三国演义》几个重要的争鸣问题做了简要的回顾与反思,除此以外,《三国演义》引起争鸣的,还有作者的籍贯、成书年代与版本源流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文献资料的发掘、梳理与考辨,不像上述几个话题,既牵涉小说思想意义的评价、人物形象的认知,也关乎研究的理论视角与方法,因此对之进行观点的审视与方法论的检讨,反思其中存在的得失利弊,对于我们在新的起点上拓新《三国演义》研究,无疑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

[1] 朱立元,张德兴,等. 西方美学通史 [M].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274.

[2] 黄霖,袁世硕,等. 中国文学史:第4卷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3.

[3] 陈大远. 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三国演义》 [C]//三国演义研究论文集. 北京:作家出版社, 1957:21-22.

[4] 陈涌. 《三国演义》简论 [G]//文学研究集刊:第1辑.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28.

[5] 刘世德. 谈《三国演义》中的正统观念问题 [G]//文学研究集刊:第3辑.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176.

[6] 刘知渐. 罗贯中为什么要反对曹操:与郭老商榷 [N]. 光明日报,1959-05-25.

[7] 李希凡. 《三国演义》和为曹操翻案 [G]// 李希凡. 论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形象.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76-77.

[8] 刘敬圻. 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曹操形象 [J]. 文学评论,1980(2).

[9] 陈铁民. 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所塑造的曹操 [J]. 北京大学学报,1982(6).

[10] 李庆西. 关于曹操形象的研究方法:兼谈如何看待毛氏修订《三国演义》 [J]. 文学评论,1982(4):9.

[11] 胡振务. 也谈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曹操象——兼与刘敬圻同志商榷 [G]//三国演义研究集. 成都:四川社科院出版社,1983:181.

[12] 鲁迅. 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 [M]//鲁迅全集:第九卷.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323.

[13] 李泽厚. 典型初探 [J]. 新建设,1963(10):46.

[14] 傅继馥. 《三国》人物是类型化典型的光辉范本 [J]. 社会科学战线,1983(4):275-285.

[15] 黄钧. 论《三国演义》的人物塑造 [J]. 文学遗产,1991(1):55-63.

[16] 石昌渝. 论《三国志演义》人物形象的非类型化 [G]//三国演义学刊:第1辑. 成都:四川社科院出版社,1985:167.

[17] 艾斐. 论《三国演义》在典型塑造上的开拓与局限 [J]. 辽宁大学学报,1987(3):5-8.

[18] 张锦池. 论《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创作原则和人物描写 [J]. 明清小说研究,1993(1):10-20.

[19] 刘上生. 中国古代小说艺术史 [M].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112-121.

[20] 刘上生. 古代小说人物艺术的起点:对小说史研究一个问题的回顾和回答 [J]. 明清小说研究,1997(4):88-96.

[21] 高儒. 百川书志 [M]. 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82.

[22] 灌圃耐得翁. 都城纪胜·瓦舍众伎 [M]//孟元老,等. 东京梦华录:外四种.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86.

[23] 黄霖. 大众国学、世代累作及其他:读《在书场与案头之间》有感 [J]. 学术研究,2009(5):134.

文章来源:《文艺争鸣》 网址: http://www.wyzmzz.cn/qikandaodu/2021/0406/444.html



上一篇:与歌唱同行让艺术争鸣
下一篇:携手共话锻炼方案凝聚智慧助力健康中国学校体

文艺争鸣投稿 | 文艺争鸣编辑部| 文艺争鸣版面费 | 文艺争鸣论文发表 | 文艺争鸣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文艺争鸣》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