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目录

关于三国演义争鸣问题的再思考(2)

来源:文艺争鸣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0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就《三国演义》研究而言,当时学者们在阐析其思想意义时,也主要是着眼于它所体现的阶级性与人民性。学者们普遍认为,《三国演义》在认识和描写农

就《三国演义》研究而言,当时学者们在阐析其思想意义时,也主要是着眼于它所体现的阶级性与人民性。学者们普遍认为,《三国演义》在认识和描写农民起义这一点上无疑是反动的,但又多认为这并不是小说的主要部分,不能因此而否认整部作品的价值。如陈大远指出:“我们评价一部作品,不是首先着眼它的次要部分来否定一部整个的作品。实际上,要求作者在元朝的那样时代,对社会、阶级的观点都是很正确的,也是不合乎历史实际的。”[3]陈涌也认为:“《三国演义》所表现的思想毫无疑问是敌视农民起义,不理解也不承认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然而在他的作品的实际的表现里,他也不能不暴露出当时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黑暗和腐败,反映出农民起义的真实原因,同时也反映了农民起义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在群众中发生了普遍的影响。”[4]

《三国演义》对农民起义虽然有严重的阶级偏见,但是它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爱憎、愿望与要求,因而是有一定的“人民性”的。当时,讨论《三国演义》“人民性”的文章,主要有陈大远《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三国演义〉》(《河北日报》1955年3月26日)、霍松林《略谈〈三国演义〉》(《语文学习》1955年11月号)、顾学颉《试谈〈三国演义〉的人民性》(《光明日报》1954年8月8日)、刘知渐《从桃园结义故事看〈三国演义〉的人民性》(《光明日报》1955年7月3日)、李景林《对〈三国演义〉倾向性的初步探索》(《东北人民大学人文科学学报》1956年第2期)、鲁地《我对〈三国演义〉人民性的几点理解》(《光明日报》1956年2月26日),等等。这些文章从不同角度阐发了《三国演义》所具有的人民性,概括起来,主要有这样几点:其一,它通过对“三国”时代社会动荡、人民惨苦的状况的描写,特别是通过对曹操、董卓等罪恶滔天的暴虐统治者的形象的暴露和批判,反映了当时人民的悲惨生活及其对统治阶级不共戴天的仇恨;其二,它歌颂了一个接近人民,对人民广施仁政的统治者的形象——刘备,在一定程度上和人民取得了共同的意向,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爱憎;其三,它塑造了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等一系列栩栩如生的接近人民而为人民所肯定所喜爱的英雄形象,并通过这些形象揭示了我国人民伟大的精神面貌;其四,它描写的“桃园结义”是建立在平等的、互相信任的基础上的,是和当时人民的愿望相一致,并集中地表现了当时人民的思想。

与“人民性”讨论相关的,是如何看待《三国演义》的正统思想。正统思想无疑是一种统治阶级的思想,所以有的学者认为《三国演义》中的正统思想是反动的,而有的学者则主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评价应一分为二,对三国历史原有的正统思想当然要否定,但是如果联系宋元时代的特殊背景与《三国演义》的成书,那么就会发现小说中的正统思想是“人心思汉”的表现,寄托了汉族人民“还我河山”的愿望,含有民族斗争的意义,是值得肯定的;还有的学者则基本上肯定了《三国演义》表现的正统思想,认为其正统思想是包含着爱国主义成分,具有积极意义的。对此,也有学者提出异议,认为“《三国志演义》里面的正统观念的表现,……都和‘人民性’、‘爱国主义’这些概念联系不到一起去”[5]。这实际上是批评了当时《三国演义》研究中存在的简单贴标签的做法。

有些学者还从“阶级性”“人民性”角度,重新审视、评价了《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曹操、刘备形象。研究者多认为,曹操身上集中地体现了反动统治阶级欺诈残暴的特性,他是一个统治阶级的化身,人民在曹操这个典型人物的身上,充分认识了统治者的某些重要方面;而刘备身上则集中体现了人民群众在乱世之中对封建“仁政”的理想,对美好生活的幻想和追求。

总的看来,20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学者们在研究《三国演义》时,都比较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为指导,致力于探讨作品中的阶级性和人民性,即使分析人物形象,也旨在揭示其对人民有认识、教育意义的方面。应该承认,这种阶级分析方法,对于正确地把握《三国演义》的精神实质是必要的,也是行之有效的。因为在阶级社会中,不同阶层与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与矛盾斗争始终是存在的,作为反映阶级社会生活和历史的文学作品,不可避免地渗透一定的阶级意识,表现一定阶级的思想情感与愿望要求。就《三国演义》而言,它的确体现了一定的“阶级性”“人民性”,对此加以探讨,揭示其具有的积极意义,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只是不宜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片面化乃至绝对化,不能刻意地用阶级性、人民性对作品进行削足适履的硬套。比如,探讨罗贯中的思想倾向,认为他是站在地主阶级立场上,把帝王将相视为历史的创造者,对于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王朝统治竭力拥护;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时,首先划定其阶级成分,认为曹操是封建统治者的代表,其所作所为集中体现了统治阶级“欺诈残暴的特性”,即使他有“民本思想”,有爱民举措,也被解释为欺世盗名的阴谋诡计,而刘备仁政爱民也被说成是对封建统治者的百般美化,目的是为了欺骗人民群众,消弭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如此这般,按作家或作品中人物的阶级出身来判定其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只能导致极端片面的结论。实际上,一些杰出人物的思想意识往往并不仅仅是由他的阶级出身决定的;一部像《三国演义》这样伟大的作品,其思想内涵的复杂性、多义性,也不是阶级性、人民性所能涵盖的。

文章来源:《文艺争鸣》 网址: http://www.wyzmzz.cn/qikandaodu/2021/0406/444.html



上一篇:与歌唱同行让艺术争鸣
下一篇:携手共话锻炼方案凝聚智慧助力健康中国学校体

文艺争鸣投稿 | 文艺争鸣编辑部| 文艺争鸣版面费 | 文艺争鸣论文发表 | 文艺争鸣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文艺争鸣》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