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目录

文艺领域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与矫治(4)

来源:文艺争鸣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1-1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三、文艺领域历史虚无主义矫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的文艺工作提出了一系列的目标、要求,其中对文艺领域的历

三、文艺领域历史虚无主义矫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的文艺工作提出了一系列的目标、要求,其中对文艺领域的历史虚无主义的声讨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2019 年3 月4 日全国两会上,习近平同志在看望参加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发表重要讲话:文艺创作要达到两个“一切”,即一切成就都归功于人民、一切荣耀都归属于人民;文艺创作要做到三个“为”,即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这就要求文艺工作者与相关部门围绕上述问题展开研究。

1.文艺创作活动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习近平同志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9]在今天的中国,文艺创作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观强调文艺创作要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创作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时代是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新时代、是国家建设走入新纪元的新时代、是发挥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的新时代、是物质财富日益丰富和人们精神境界快速提升的新时代。从文艺创作的角度要求文艺创作尊重客观历史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体现新时代的新内容、新要求,创新发展新理念、新思想,与时代共同进步。

文艺创作与历史同步伐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尊重历史发展客观规律,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文艺工作者的创作活动要做到尊重历史事实、尊重人民群众、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从而服务于增强文化自信、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尤其是在当今世界上,国家间的较量愈发体现在文化软实力的竞争上,要跻身文化强国之列,更不能随意歪曲历史、抹黑历史。要求文艺创作以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及其客观规律为基础,以尊重并正确看待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为基础,体现时代内容、回应时代要求进行文艺创作,实现与时代同步伐。

2.文艺创作活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文艺工作者的文艺创作要以人民为中心。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这样强调:“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真正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文艺才能发挥最大正能量。”[8]122文艺创作活动的前提是明确文艺作品要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知群众所需,想群众所想,并把人民作为文艺创作的主体,为人民服务。文艺作品的创作要以群众为主体,体现人民大众的生活面貌与精神状态;要深入群众之中,调查研究、体验生活。也就是说文艺创作需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一方面从群众中摄取养分,真正反映人民的呼声;再到群众中去,使文艺作品真实再现生活,真实表达情感,让群众产生共鸣,从而创作出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优秀文艺作品。

文艺作品也要服务于提升人民群众的文艺鉴赏力,提升其精神境界、培育先进思想意识。一方面,人民群众作为文艺作品的需求者,期待欣赏优秀的文艺作品,让优秀文艺作品陶冶情操、增加感知;另一方面,人民群众作为文艺创作的主体,在进行文艺创作时既是文艺作品的反映对象又是文艺作品的创造者。作为反映对象,人民群众要在生活中找寻自身的社会定位,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决定力量就要求在作品的创造过程中发挥自身作用,传递正能量。作为创作者,人民群众在进行文艺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也要秉持一种理念,即文艺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于社会的发展与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

3.文艺创作活动要做到以精品奉献人民。以精品奉献人民,要求文艺工作者要有正确的价值观。习近平同志指出: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8]182这就要求文艺工作者在文艺创作中要高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伟大旗帜,将正确的价值观融入文艺作品中,让文艺作品传播正能量,以积极的精神内涵促使生活变革、带动社会发展、弘扬社会主旋律。

以精品奉献人民要处理好文艺与市场的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在一定程度上一方面促进了文艺作品的创作与传播;另一方面,优秀的文艺作品必然有市场,可以满足市场对利益的追求。因此,文艺作品的精神价值与市场价值是相辅相成的,文艺工作者在文艺创作中应该以精神价值为先导,让优秀的文艺作品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同时也要兼顾市场价值,让文艺作品符合市场规律,发挥其最大能量。

文章来源:《文艺争鸣》 网址: http://www.wyzmzz.cn/qikandaodu/2021/0113/392.html



上一篇: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时代价值研究 ——基于新中
下一篇:《梁秋燕》 ——华州高塘原绽放的艺术奇葩

文艺争鸣投稿 | 文艺争鸣编辑部| 文艺争鸣版面费 | 文艺争鸣论文发表 | 文艺争鸣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文艺争鸣》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