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目录
期刊导读

“百钱争鸣”秦国环钱最终胜出,古代钱如何演(2)

来源:文艺争鸣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1-0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永通万国 “宝”钱时代降临 唐高祖李渊的名头貌似没有他儿子李世民响亮,殊不知正是他终结了五铢钱,在621年开始铸造“开元通宝”钱。“宝”时代就
永通万国
“宝”钱时代降临
唐高祖李渊的名头貌似没有他儿子李世民响亮,殊不知正是他终结了五铢钱,在621年开始铸造“开元通宝”钱。“宝”时代就此拉开帷幕,以后的铜钱名往往以“通宝”、“元宝”、“重宝”结尾,直到清末——当然,“淘宝”是没有的。
唐前期的开元通宝
唐前中期的“开元通宝”钱端庄大气,流通量巨大,象征着彼时唐王朝的繁盛景象。可惜好景不长,“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帝国开始走下坡路,相应的,唐后期的“开元通宝”的制造质量就较为粗劣。就在“安史之乱”期间,叛将史思明先是铸造了“得壹元宝”,后来觉得名字不太吉利,很快又铸造了“顺天元宝”,导致前者存世少,因此,后世有“顺天易得,得壹难求”之说。史思明取了这个好名字以后,以后……就被他儿子杀了。
得壹元宝
到了五代十国的南唐后主李煜,后人都知道他填得一手好词,同时这个小国的钱也是相当精致。但要和接下来的北宋一比,又是“小巫见大巫”了。北宋是个“文青”、“文叔”四处直冒的时代,连皇帝本人也讲究个文艺范儿。首先,一个皇帝如果在位多年,喜欢换年号,所以北宋的“年号钱”十分盛行;其次,皇帝乐于为自己的年号钱亲笔题词,比如宋太宗赵光义就御书了“淳化元宝”、“至道元宝”,而且人家是用真、行、草三种书体书写的。
至道元宝
但他还是比不上“皇帝里面的艺术家”——宋徽宗赵佶,后者将北宋的制钱工艺提升到了梦幻般的高度——据说只有先前的王莽才可与其相提并论。赵佶自创了著名的“瘦金体”,由其亲笔题写的“崇宁通宝”是典型的铁画银钩,俊朗大气,让后人爱不释手。
崇宁通宝
北宋虽然军事上不太行,但它的钱币流通广泛,对于“征服”周边的少数民族政权,表示毫无压力。像辽、西夏、金的故地,至今动不动就出土成百上千斤重的宋钱。同时,这些国家在自己铸钱时还很喜欢模仿宋钱,比如西夏的“天盛元宝”、金的“泰和重宝”,都是“青出于蓝”。南宋国土面积大大缩水,但在钱币方面依然不失水准。值得一提的是,宋代除了铜钱,还有很多铁钱。
纸钞与白银的流行
在中国古代货币史上,元朝算得上是一朵“奇葩”:统治者敢于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行纸钞,以至于铜钱和银两反而居于次要地位。纸钞说到底分文不值,全在于朝廷为其维持信用。可惜元朝的皇帝自忽必烈以后,一代不如一代,骄奢淫逸,挥霍无度,再加上连年用兵,国库自然空虚。因此,越到后面,纸钞贬值越加厉害,害惨了老百姓。这也是元末农民大起义的重要原因。
因此,当时的各路起义军决定“反其道而行之”,纷纷发行方孔铜钱。比如,徐寿辉推出“天启通宝”、“天定通宝”,陈友谅推出“大义通宝”,张士诚推出“天佑通宝”,朱元璋则隆重推出“大中通宝”。这些钱币大多质量优良,自然深得广大百姓喜欢,无形中为推翻腐朽的元朝立下汗马功劳。
大中通宝
但发行不带成本的纸钞对后来的许多统治者来说都是很大的诱惑。当朱元璋当上大明开国皇帝后,在其亲切指导下,“大明宝钞”又出炉了。过了不久,这种纸币也走上了超发之路,而且比前朝有过之而无不及,结果又迅速贬值。大约到了正德年间,大明宝钞实际上已经被广大人民抛弃。所以,白银和铜钱才是大明真正的主流货币。同时,因为要避朱元璋的讳,所以大明的铜钱就没有“某某元宝”之说,一般只称为“某某通宝”。
明代银锭
到了明末,造反的李自成和张献忠又分别铸了“永昌通宝”和“大顺通宝”。张献忠还推出了“西王赏功”钱,这种钱并不流通,而是赏赐功臣之用,非常稀少。

文章来源:《文艺争鸣》 网址: http://www.wyzmzz.cn/zonghexinwen/2020/1103/335.html



上一篇:为什么历史上会出现百家争鸣的现象?具体讲的
下一篇:【口号背后的中国】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文艺争鸣投稿 | 文艺争鸣编辑部| 文艺争鸣版面费 | 文艺争鸣论文发表 | 文艺争鸣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文艺争鸣》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