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艺争鸣》期刊栏目设[10/30]
- · 《文艺争鸣》杂志社刊物[10/30]
- · 《文艺争鸣》杂志社收稿[10/30]
- · 《文艺争鸣》编辑部征稿[10/30]
- · 《文艺争鸣》投稿方式[10/30]
- · 《文艺争鸣》数据库收录[10/30]
刘长瑜与钱浩梁:台上是红灯记父女,台下势同(3)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两个以艺术为生的戏曲演员有无数的共同话题,经常在一起谈天说地,成为了无话不说的挚友。 提到刘长瑜,我们不得不提的就是她的婚姻故事,虽然大
两个以艺术为生的戏曲演员有无数的共同话题,经常在一起谈天说地,成为了无话不说的挚友。
提到刘长瑜,我们不得不提的就是她的婚姻故事,虽然大家都熟知刘长瑜的事业之路,十分顺利,但是她的感情之路却十分坎坷。
周大文
在校长的建议之下,周长瑜决定将自己的姓改为刘,跟随自己的妈妈姓,从此改名为刘长瑜。
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一切全都改变了,纵观我国文艺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刘长瑜一共经历过两段婚姻,这些经历也给她带来了许多收获
《红灯记》
作为样板戏的代表作品,《红灯记》是我国八大样板戏之一,它讲述了一个我国的一个英雄家庭的故事。
为了解决这样的状况,很多次领导希望能够换掉刘长瑜,换上一个出身好的演员来扮演李铁梅。
1943年,钱浩梁进入了上海戏曲学校进行系统的学习。
学校停办之后,1950年,钱浩梁又来到了中国戏曲学校,1962年,钱浩梁正式进入中国京剧院。
王瑶卿
有不少人可以体谅刘长瑜,也愿意走近她,但是也有的人对她敌意很深,就像刘长瑜最亲密的搭档钱浩梁。
在台上演出的时候,两个人虽然看起来很和睦,但是两人从未对视过,每次需要有对视情节的时候,两人虽然面对面,但是目光却移到别处。
虽然之前刘长瑜和钱浩梁针锋相对、剑拔弩张,可是当所有矛盾都化解之后,两位戏剧演员仍然是我们心中的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
在父亲的影响下,钱浩梁从小就对戏曲十分感兴趣。
1964年,在师父李少春的介绍下,钱浩梁得到了出演《红灯记》的宝贵机会,钱浩梁决定把握住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
京剧作为我国的国粹,不应该也不可以失去传人。
学戏
钱浩梁
这个家庭中,李铁梅和他的父亲李玉和还有母亲,都是为了保护我国的重要机密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在中国戏曲学校,周长瑜最大的收获就是,得到了荀慧生先生的亲自指导,在这里的这段经历对刘长瑜影响很大,给她的一生都带了重要的收获。
周长瑜从小就机灵,对于荀慧生先生教授的一招一式,她都能很快模仿下来。
刘长瑜
晚年的时候,刘长瑜和钱浩梁冰释前嫌,两人不再像以前一样水火不容,而是变成了很好的朋友。
究竟刘长瑜和钱浩梁有什么深仇大恨呢?他们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缓和的呢?
刘长瑜
除了《红灯记》之外,她还为我们留下了很多经典曲目如《卖水》、《香罗帕》等。
刘长瑜的第一次婚姻是在1961年,她的丈夫就是她戏曲学校的同学。
刘长瑜希望让所有人都能够认识京剧、热爱京剧、传承京剧。
那究竟为什么钱浩梁会和刘长瑜如此水火不容呢?原因其实很简单。
刘长瑜和白继云
1962年,从戏曲学校毕业三年之后,刘长瑜进入了中国戏剧院工作。
可是,由于两人需要扮演的角色不同,仅仅照葫芦画瓢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荀慧生先生始终对周长瑜的表现很不满意。
眼看周长瑜就要出局,最后还是校长王瑶卿发现了周长瑜的闪光点,他觉得眼前这个小女孩虽然年纪很小,但是非常有灵气,一定是一个学习戏曲的好苗子,思考再三之后,校长破例收下了周长瑜。
即使家庭条件不如以前好了,但是周大文还是非常喜欢戏曲。
在当时那个年代,《红灯记》一出,便引起了观众的重大反响,这个爱国故事感动了无数人。在《红灯记》当中,给我们观众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毫无疑问是主角李铁梅。
在那个年代,很多人做事都是身不由己,不过无论如何,当一切明了之后,很多之前无法化解的矛盾都会迎刃而解。
文章来源:《文艺争鸣》 网址: http://www.wyzmzz.cn/zonghexinwen/2022/0527/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