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目录

提升文艺核心竞争力的时代蕴涵初探(3)

来源:文艺争鸣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2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不可否认,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是文艺产生的源泉,文艺源于生活,但它又高于生活。相对于实践生活来讲,文艺的艺术性使文艺作品更形象、更美妙,不

不可否认,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是文艺产生的源泉,文艺源于生活,但它又高于生活。相对于实践生活来讲,文艺的艺术性使文艺作品更形象、更美妙,不断引起共鸣;文艺的思想性使文艺作品更理想、更深刻,时刻凝聚力量,所以较之于实践生活才会更有普遍性。文艺应使艺术价值与思想价值有机统一,促使文艺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这不是简单相加的过程,要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在理论与实践中协调发力。

(二)作品外部考量:党的领导、人民和专家评审

1.党的领导是检验无产阶级文艺的试金石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要坚持党对文艺工作的全面领导,党的文艺事业是党整个事业中的一部分,是无产阶级事业中的“齿轮和螺丝钉”。新民主主义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文艺经验告诉我们,无产阶级的文艺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不仅是马克思文艺观的本质要求,也是接下来的伟大时代征程的宝贵经验。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艺观,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其中正确把握党对文艺事业的领导,是习近平新时代文艺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这直接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及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在这两个讲话中,习近平专门就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做了重要部署和指示。如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的第五个问题是关于“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这表明在文艺工作中党的领导作用的发挥更具体化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事业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是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领导的纲领性指南,他要求文艺领导班子对文艺工作者政治上要充分信任,创作上要热情支持,营造有利于文艺发展的环境,文艺工作者要常怀责任感,在党的领导下不断提升文艺核心竞争力。

2.以人民为中心是文艺的轴心

党性和人民性是密切相关的,党的宗旨使命决定文艺的人民性,这是人民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的必然要求与深刻体现。从历史的脉络来看,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人的自由解放与社会全面进步,这是文艺事业的终极目标。列宁在《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中提出“文艺要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的著名观点,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过程中,从毛泽东同志的文艺首先要为工农兵服务的思想到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要为人民鼓与呼,都无不体现文艺的人民性。这不仅是文艺的基本立场,也是提升文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尽管新时代人们的审美意识得到了相应提升,文艺要满足时代发展,但人民性是一切进步文艺作品的共有特征,缺少人民情怀的文艺作品必定会丧失精神引领作用,失去自身价值,也就谈不上提升文艺核心竞争力了。当下,文艺工作者要甘愿做“人民的孺子牛”和“人民的小学生”,让人民群众在文艺作品的价值评价体系中“享有充分话语权、最终话语权”[6],以此为依据不断进行精品创作。

3.专家评审是文艺的专业性评判标准

文艺界的相关专家,有自身衡量文艺作品质量的一套依据和要求。相对于人民群众,专家可能对艺术流派、艺术真实、艺术特征等有相对科学的认识,有能力做好评审工作。

总之,文艺要不断讲好“国家事”“百姓事”,就应该坚持党管文艺、人民检验、专家评审的原则,在价值评定过程中,处理好领导评价、群众评价、专家评价的关系。

四、提升文艺核心竞争力的目标导向

文艺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反映了时代要求,但文艺不仅仅反映时代,也反作用于时代。从国家需求来看,提升文艺核心竞争力就是要讲好中国故事,打造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信是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最核心的一部分;从世界大势来看,提升文艺核心竞争力就是要赋予全球化这个文化整体发展格局多样性和丰富性,以文艺来促进不同文化的磨合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涵养自信精神,助推实现强国复兴梦

文艺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是涵养文化自信不可或缺的载体[7],任何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都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支撑和中国精神的滋养。同时,只有提升文艺核心竞争力,才能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的精神力量,不断涵养自信精神。文艺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批判旧制度,追求新理想的重要支撑,文艺战线与军事战线相辅相成,协助革命工作去完成民族解放的任务;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是丰富精神生活,建设精神文明的助推器,文艺不断滋润人的心灵,鼓舞人们朝着美好生活不断奋进。当前,中国处于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顺势开篇,这个历史节点对文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创造了更多的机遇。必须不断提高文艺创作水平,不断将最优秀的作品推介出去,把蕴含在作品中的文化精神价值弘扬出去,提升文化自信,振奋民族精神,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文章来源:《文艺争鸣》 网址: http://www.wyzmzz.cn/qikandaodu/2021/0323/439.html



上一篇:戏曲的歌舞戏
下一篇:当代创作与研究者文化身份的焦虑与确认第四届

文艺争鸣投稿 | 文艺争鸣编辑部| 文艺争鸣版面费 | 文艺争鸣论文发表 | 文艺争鸣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文艺争鸣》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